党的十八大以来镇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
本报记者 王鹏程
一个时代的画卷,底色是人心;一座城市的品格,关键在精神。
身处伟大征程,应对攻坚时刻,如何在前行的道路上坚定思想根基、激发奋进力量?如何在纷纭错综的舆论场中不忘初心、坚守本心?如何在融合开放的格局下传承文化基因、发出时代强音?
凝心,才能聚力;守正,更要创新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,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不断强化“四个自信”,主动承担起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的使命任务,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,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,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、道德风尚建设高地、文艺精品创作高地,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。
高举一面旗帜
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强劲
越是伟大的时代,越需要精神的引领、旗帜的指引。
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,树起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、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。
新的思想只有真正被干部群众知晓、理解,运用于实践,才能迸发出强大力量。理论宣讲,正是这个关键之钥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市扎实开展理论学习、宣传、研究,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机关、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军营、进网络,让党的声音真正传到党员干部群众的耳中、融进他们的心中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以学为先、率先垂范,成功举办集中学习近百场,通过专题报告会、专题研讨会、专题推进会等形式,确保新思想“入脑入心入行”。推进“金山理论讲习所”建设,通过开展专家“点单式”讲习、书记“命题式”讲习、党员“互动式”讲习、名嘴“多形式”讲习、网络“辅导式”讲习、实践“案例式”讲习、百姓“普及式”讲习,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党员对理论的熟悉程度、社区群众对理论的知晓程度以及全社会对理论的关注程度,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目前,全市已经涌现出10个示范“金山理论讲习所”。一时间,从城区到郊区,从机关到企业,从工地到田间,全市上下掀起了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的浓厚氛围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“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”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,以一系列理论宣讲新突破,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和普通党员这个“绝大多数”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认同、思想认同、理论认同、情感认同,更好地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,让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强劲的动力,让对标苏南的奋进征程有了更一致的步伐。 唱响一个声音
让产业强市的主旋律更嘹亮
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,特别是处于发展关键期、改革攻坚期、矛盾凸显期,更需要发挥好新闻舆论作用。
近年来,市级两大媒体集团,围绕“提振发展信心”“产业强市”等主题,精心策划组织了一批高质量、有分量、有影响的全媒体作品,全景式展现了全市上下深度对标苏南、深化改革创新、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的精神风貌。与此同时,借助“低碳大会”“国企合作招商”等重要会展节庆、重点活动,邀请中央媒体“扎堆”镇江开展报道,大大提升了镇江知名度。
壮大主流舆论,讲好“镇江故事”,凝聚发展合力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,全市新闻舆论工作从内宣到外宣都气象一新。
气象一新的背后,是主流舆论阵地的持续强化,把传统媒体做新做活做强以及网络生态的健康成长,真正把互联网这个“最大变量”变成了唱响主旋律的“最大增量”。
2017年,“一起镇江”“今日镇江”新媒体平台上线;今年,丹阳、句容、扬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上日程,主流舆论阵地不断充实。
在引导“实体”传媒“融合”“触网”“上线”的同时,我市也通过各种方式让“虚拟社会”向实体化、组织化转变。我市网络社会组织已发展到50支重点团队,经常参加活动的积极成员约10万人,占城区总人口数的10%左右。网络社会组织“345”工作法得到中央网信办高度认可和推广,互联网运用和管理经验走在全国前列。2017年6月,首次全国网络社会组织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;2018年5月,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,镇江市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成为全国唯一地市级理事单位。
凝聚一种力量
让文明镇江的品牌更闪亮
文明,是城市的筋骨、灵魂,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高标尺,“强富美高”的落脚点是社会文明程度高。
从2015年以排名第六的优异成绩创成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,到2017年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桂冠、丹阳以江苏第一全国第二的成绩创成全国县级文明城市,再到当前吹响“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文明城市”的号角,镇江追求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。
2011年张雅琴当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、2015年赵亚夫当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,2017年王华、钱云宝等5人当选第六届全省道德模范,第六届全省道德模范当选人数全省第一,先进典型的人数在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,成为激发人们崇德向善的有形正能量。
据不完全统计,我市现已形成2500多支学雷锋志愿者团队,91个志愿者服务站,33.4万名注册志愿者,注册志愿者占城镇人口比例达14.84%,注册志愿者在城镇常住人口占比及活跃度位居全省前列,他们的爱心和奉献,让我市保持着特有的感动和温度;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样本份数达到15877份,占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的10.5%,使镇江这座只占全省不到4%人口的城市成为全国首个入库志愿者过万人的城市,并且成功捐髓志愿者达到74人,列全国地级市前列。
今年8月份,中办印发了《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丹阳市被列为全国50个试点县(市、区)之一;随后,省里也出台了相关文件,句容市和扬中市分别被列为20个省级试点县(市、区)之一……向着更高文明水平,镇江开始了“新一轮奋斗”。
厚植一方沃土
让文化惠民的果实更丰满
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。赶上好时代的镇江文艺事业,百花竞艳、欣欣向荣。
11月18日,“江苏网络作家村”落户镇江宜园,来自我市的知名网络作家“天下归元”出任“江苏网络作家村”首任村长,她有两部网络文学作品《扶摇》和《天盛长歌》被改编为古装大剧。
近年来,我市文艺界创作推出的多媒体舞剧《春江花月夜:赛珍珠》在全球巡演,推出了电影《赵亚夫》、电视剧《热血军歌》,举办了现代扬剧《花旦当家》《完节堂1937》《红船》北京展演周等大型文艺活动;青年演员龚莉莉获中国戏剧最高奖“梅花奖”;5部作品获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评选“优秀作品奖”。
“顶天”的文化高峰做得多姿多彩,“立地”的文化民生也有声有色。连续多年组织“长江国际音乐节”,每年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动600多场次,开通全省首个文化云平台“文化镇江云”;创成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、省书香城市先进市,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,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“获得感”。
截至目前,我市拥有睿泰数字出版基地一个国家级数字产业园区、京口文化科技产业园等6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以及丹凤小镇等20余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,22家文化企业上市,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135亿元到2016年207亿元,增长了53.33%,五年年均增长率11.28%,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。
风好扬帆正当时,起航破浪再前行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悄然间培育和滋养着镇江发展的“软实力”,积蓄奋发蓬勃的新动力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肩负更加崇高的使命,以更加饱满的激情砥砺前行,为镇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凝心聚力!
版权声明:文章来自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上一篇:上一篇:灵山湾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人气爆棚 一棚难求
下一篇:下一篇:展览规模创新高 福州入选"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"